要想船底顶毕业,你该带什么装备?

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。

苦山苦水,醉笑陪君三千场,不诉离伤。



要想船底顶毕业,你该带什么装备?

2020-5-17 richie 旅行


船底顶,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,最高峰海拔1586米,被誉为广东山友的“毕业路线”,最大的特点就是虐:
  • 线路长35公里,1300米爬升,需2天完成;

  • 多雨,戏称十船九雨”,冬季还会碰上霜冻

  • 地貌复杂,需要经过草甸、乱石坡、涉水过河、悬崖、密林等地形

要想完成这样一条路线,在体力上做足准备的同时,装备上也要带足带够,具体该怎么做?
让多次去过船底顶的领队告诉你。
帽子(必须)
地处低纬度、亚热带地区的船底顶,不是下雨就是艳阳高照,强烈的日晒很容易让人汗流浃背,睁不开眼睛。
遮阳帽——一顶宽檐帽可以在小雨的时候防止雨水流入眼睛,也能在烈日当头时防晒,如果嫌热,可以选择空顶帽,帽子最好有UPF30或UPF50+的标志,能防紫外线。
抓绒帽——11月~3月,气温降低且可能遇上大风,保暖就显得比较必要,一顶抓绒帽胜过多穿一件衣服,值得携带。
速干衣(必须)
船底顶夏季气温高达25~30℃,湿度大、潮湿闷热,所以需要选择速干长袖/短袖,聚酯纤维或者羊毛材质,吸湿排汗透气快干。
不要穿棉质衣服,纯棉的衣服比较容易吸汗但不透气,这样所吸的汗水就不能较快地蒸发。运动时很快便会使衣服变湿,黏在身上很不舒适,而且不容易干。
软壳衣(必须)
4~9月船底顶晚上温度10℃左右,需要一件衣服保暖,10~3月白天温度15~20℃,需要穿一件防风外套。
软壳应对这样的情况比较合适,软壳兼具抓绒衣和硬壳(冲锋衣)的特点,具有保温、透气、防风、抗水、弹性等功能,白天穿不会闷,晚上还能用作保暖。如果是穿硬壳,白天会觉得闷,晚上营地保暖比软壳也差一些。
速干内裤(必须)
2条吸湿排汗的速干内裤,以保持身体的干爽。带两条速干内裤主要是用于登山结束后,下到农家洗澡冲凉后换洗用,另外每个人对于卫生都有自己的标准,运动出汗后,有些人是必须换洗的。
速干裤/软壳裤(必须)
4~9月适合速干裤,推荐两节速干裤,在涉水的时候可以取下一节变成短裤。裤子建议带两条,因为很容易被树枝和石块刮破(尤其是开心大斜坡),也可以选择白天穿速干短裤,夜里换上一条速干长裤。
10~3月适合软壳裤,既可以防风,又有一定的保暖作用。
保暖排汗裤(必须)
4~9月,三季排汗裤可以夜里在营地穿,10~3月“上船”必备四季保暖排汗裤。
白天运动过程中新陈代谢加快,促进血液循环释放热量,基本不会感觉冷,所以一般在晚上休息时穿上。晚上湿冷,而且可能有大风,抓绒/保暖裤在营地或者睡觉时穿上可以保暖。
防水中帮徒步鞋(必须)
应选择一双中帮、防水透气、抓地力强的徒步鞋。鞋底最好是V底(Viaram),能提供良好的抓地力;防水透气的鞋面可以从容走过各类坑洼路段并保持足部的干爽;中高帮也是给我们脚踝一个包裹支撑性,在凹凸不齐的路面不会容易扭伤脚踝,春夏季登山中高帮还能防止蛇虫咬伤。
地形复杂,需保护双脚——船底顶地貌复杂,第一天需要有碎石路和乱石阵,还需要过一条大约3~4米宽的小溪。第二天有碎石坡,还有一段下雨后特别湿滑的石头路,以及3次涉水过河(前两次3~4米宽,后一次10米宽)
一些轻量化玩家会选择越野跑鞋 + 防水袜的方法,这样可以减轻足部负担。
溯溪鞋(选带)
携带一双溯溪鞋,过河时候防滑且不湿脚,同时也可作营地鞋,提升营地舒适性。光脚过河容易滑倒,如果是穿徒步鞋涉水,河水灌入鞋中难免湿脚,湿脚首先会很闷不舒服,其次很容易导致足部水泡的产生。
有涉水路段——雨季的船底顶需要涉水,以罗新线为例,从乱石坡起点开始,行进半个小时左右,沿着山间溪流往上走,雨季时河水深度可达大腿。下山经水电站,有一条宽3米的溪流,水深至小腿高度,水流较缓无暗流,水底会有一些比较尖锐的石头或者玻璃等利器会对脚部造成伤害。
速干袜(必须)
带上2双中高自然纤徒步袜,亲肤透气,舒适柔软,自然速干。
潮湿环境,两双宜替换——”,选择带两双袜子也是防止下雨湿脚后可以替换,如果足部起水泡,处理完后,也要换上干净的袜子,以防伤口感染。
羊毛袜(选带)
10~3月前往,建议携带1-2双羊毛袜,透气、保暖,1双可以在睡觉前更换,为足部保暖,另一双可以在徒步时穿着(也可以选择穿速干袜)。冬季夜晚气温可能逼近0℃,昼夜温差大也会达到6~8℃。
手套(选带)
戴手套可以保护双手不被锋利的石头割破,船底顶环境潮湿蛇虫多,手套也可以避免爬石头的时候被蛇虫咬伤。

乱石坡经常借助双手——船底顶最著名的莫过于乱石坡了,罗新线走完水渠开始上3公里的乱石坡,一共分为两段,第一段长且碎石路面多,容易滑。爬到垭口开始第二段乱石坡,坡度较陡使用登山杖极为不方便,所以山友们在走乱石坡的时候经常会手脚并用的去攀爬。

背包(必须)
以船底顶传统“罗新线”为例,2天一晚的行程一般38-60升背包都可以满足。背包一定要选用专业户外品牌的背包,有背负设计背起来会轻松很多。
背包容量不够时,切勿把大件物品(睡袋、帐篷等)外挂,在钻林子碎石坡的时候,大的外挂物件很容易挂住石头,导致人摔倒或是石头跌落砸伤他人,比如下面做法就是错误的:
帐篷(必须)
三季帐篷就能胜任,圆顶帐、鱼脊帐、隧道帐、金字塔都可以,重量应控制在2公斤以内,不要使用自开式的公园帐(自重高,体积大,不抗风,防雨性能差)。
船底顶最高峰露营,营地比较平整,没有避风的遮挡物,夏季夜间温度在20℃,秋冬季夜间温度在10℃左右,春夏季多雨且蚊虫多,晚上风力最高可到7~8级。
睡袋(必须)
4~9月份适合用舒适温度10℃的睡袋。10~3月适合用舒适温度0℃的睡袋。女性体质偏寒,温标标准可以再高一点(4~9月5℃,10~3月-5℃)

船底顶望顶营地有简易住宿,建议自己带睡袋或者是睡袋内胆,保证卫生。

睡垫(必须)
夜晚露营,睡垫是个人必备用品,泡沫睡垫或者充气睡垫都可以。睡垫的R-value(隔热系数),5~8月“上船”建议在1以上,9~4月“上船”建议在2.5以上。
船底顶营地相对比较平整,但也会有昂首挺胸的石子,因此5~8厘米厚的充气睡垫肯定要比3厘米厚的泡沫垫舒服。泡沫睡垫需要外挂在背包上,船底顶路线有些路况需要钻小树林,外挂的话容易挂包;充气睡垫可以收纳进包里,可以避免钻林子挂包。
登山杖(必须)
登山杖在船底顶使用路段多,可以说除了爬乱石坡不需要使用登山杖,其它所有路况都需要,尤其是从开心大斜坡到高樟顶,几乎全为下坡路段。
如果不使用登山杖,膝盖的半月板会不停的摩擦,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半月板损坏。使用登山杖,上山使用可以借力、保持重心平衡,下山时可以有效减缓膝盖的损害。
2019年11月带队船底顶,就有一位队员没有带登山杖,年轻、体力好、认为登山杖是老年人使用的,坚决不需要,负重30多斤,无护膝。第二天下开心大斜坡,下完之后走两步就痛,后面的大长坡全程由尾队搀扶下来。
雨衣(必须)
雨衣必备。小雨,中雨,大雨到倾盆大雨这里都有,而且每次下雨总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。现在很多雨衣还可以当成天幕使用,一物多用。如果只带冲锋衣,一般建议冲锋衣的防水指数在20000mm以上。
不穿雨衣的话,不只是淋湿那么简单,还有可能导致失温,说一个个人经历:2019年3月份走联山B线,进山当天(八点)阴雨朦朦,果不其然走一段热身时就开始下雨,从小雨到暴雨,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钟。当时因为穿戴雨衣不方便钻林子就疏忽了。
结果淋了一天雨,到了营地衣服有点透,裤子鞋子全湿,同行同帐的一位伙伴出现轻微时失温状况(浑身颤抖不停,手脚僵硬,身体感到寒冷),催促他赶紧把身上湿的衣服换下,裹上救生毯防止热量流失,喝热水,吃补充能力的食物,最终才没有让情况恶化下去。
头灯(必须)
应携带一个亮度在150流明以上的头灯。如果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到达营地,走夜路时需要用,在营地煮饭时用得上。
水袋(选带)
行进过程中水袋喝水很方便,尤其是在碎石坡优势非常明显,有些人可能不习惯用水袋,更喜欢用矿泉水瓶挂在肩带上,因人而异。
药包(必须)
药包是必须带的,一路上没有医疗机构,也不同于景区有救援队伍,最常见的伤病就是感冒、发烧、扭伤、擦伤、蛇咬、落石砸伤、中暑等,如果发生以上这些伤病,都需要先自行处理,等下山再去医疗机构,以防伤势加重。
 绳索(选带)
领队可以带一条长度30米,直径6MM的静力绳,一些路段可以用来搭建保护点,如果有队员受伤无法行动,可以用树棍加攀岩绳自制一个简易担架,所使用的绳子必须经过CE或是UIAA认证,确保强度足够。
炉具(选带)
尽量携带体积小、重量轻的炉具,晚上烧水需要用,可2~3人共用。
 套锅(选带)
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带,可2~3人共用。
净水器(选带)
望顶营地有水源,建议使用净水器过滤+烧开后再饮用,可2~3人共用。
 护膝(选带)
船底顶第二天下坡路段比较多,护膝能有效对关节进行制动,减少其移位与压力,如果膝盖正直壮年可以选购运动桶状护膝。
 头盔(选带)
头盔主要就是在乱石坡的时候才会用到,乱石坡的小石头还是比较容易松动,带着头盔会放心一点,过了乱石坡基本就用不到头盔,这个时候就会感觉有点累赘。
食品(必须)
应携带2顿早餐 + 2顿午餐 + 1顿晚餐 + 1顿备用餐,如果上山前在山脚农家吃早饭,早餐可以少带一顿,晚餐应该带的丰盛一些。
可以考虑带茶或速溶红糖姜汤,夜晚在营地御寒用。
« 66户外理念 | 关于66户外»
发表评论: